公司文化

【勘探·印迹】张更:石油地质系的成长

作者: 发布者:徐明权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1-03-17 浏览次数:108

我国第一个为石油工业培养高等技术人才的学府——北京石油学院于19539月诞生之后,就设立了石油地质系。可以说自前清末叶科举停止改办学校以以来,各大学中不仅没有石油地质系,甚至连“石油地质学”这门课程也是冷冷落落,隔年或隔几年才偶然开一次的。现在,我们一个系已拥有1089名员工,有112位教职员工,包括了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物理测井三个专业,几年来培养出了429名毕业生。这种规模和成绩简直是过去梦想不到的奇迹!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反动政府,人民取得政权,才会有今天的光辉成就。

回顾建校建系的六年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与全体师生的努力之下,地质系的发展壮大是很迅速的。最初只有教师11人和员工58人。后来根据祖国建设事业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对我系的任务和职责就大大加强了。尤其应该提出的是从我们建校的最初阶段,1953冬,苏联政府就派来了优秀的石油地质专家扎巴林斯基教授来帮助我们进行各项工作,他在校工作两年半的期间,无论在教学、科研、专业设置,以及建立实验室,补充教材及各个方面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后来,又相继来了地球物理专家车列明斯基教授,以及今年春季刚刚回国的油矿地质专家司那尔斯基教授,他们都曾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上给了我们很大帮助。正因为如此,几年来我系在各个方面均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和成长,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全系师生,经过去年的教育革命运动,为贯彻党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经过轰轰烈烈的讨论和辩论,批判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修订了教育计划,增加了生产实习时数。并为结合现场教学,结合实验室讲课,把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都更好地结合实际,师生们先后参加了昌平找矿,川东细测、川中会战、三河测井、上海气测,以及在华东、华北、东北、鄂尔多斯等地区的地质勘测工作。老师和同学都是热情奋发,克服困难,很好的完成任务。在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团结互助、与工农打成一片等方面也受到好评。同学们都认为既熟悉了野外技术操作,又增加了生产知识,并提高了政治思想水平。真是达到了教学、生产、思想三丰收。

今年,除三河测井及川中科研站(一部分)仍继续进行外;还在松辽平原参加了现场及科研工作,冀东队已完成1∶20万比例的普查面积6900平方公里,京津地区研究队已完成初步调查工作(地质及物探)。

由于教师、工人和同学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树立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一年来,已完成了科研项目和制造仪器几十项,主要的如3/413KW超声波发生器、光敏电阻、热敏电阻、锌提纯、51型测井站、轻便全自动测井仪、井温仪(27只)等仿制,试制及生产项目。今年七月科学报告会上报告了四篇论文(川东自流井统岩相及古地理的研究,四川龙女寺构造沙溪庙层含油性的研究,四川龙女寺构造凉高山层储油性质的研究,龙女寺构造放射性测井的研究)。这些都可以说明我系在科学研究上已取得了初步成绩。这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将会起巨大作用。

在教育革命运动后,由于发挥三结合小组的作用,有许多教师改进了教学,做好课程协作,深入同学中去,了解和帮助解决同学学习中所存在问题,与同学打成一片,增进了师生关系。同学思想水平亦大大提高,明确了为什么学,为谁学,如何学,决心把所学的课程学好。因此学习成绩比以往几年大有提高,从今年全系的考试成绩可以看出,优良的(5分及4分)占81.2%,及格的(3分)占17%,不及格的(2分)仅占1.8%。

总之,地质系从无到有,自幼小到壮大,在短短的6年,已发展为拥有三个专业教研室(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及矿场地球物理)和4个基础课和基础技术课教研室(物理、普通地质、矿物岩石及测量),20个实验室,一百多位教师职工,一千多名员工。这种速度和规模不要说在旧中国,就是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也是难于设想的。

所有这些功绩应归于党,由于党的正确领导,重视和发展石油工业建设事业,关怀与支持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技术干部的培养教育,鼓舞和督促我们,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和胜利。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和同学,在党委和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精神鼓舞下,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而奋斗。

本文由石油地质系的首创者和奠基人,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张更教授于19591114日在kaiyun体育登录网页入口报发表的《石油地质系的成长》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