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石”廊

求“石”廊

含氧盐矿物-碳酸盐

作者: 发布者:颜世永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1-06-28 浏览次数:1198

简介

碳酸盐类矿物主要为方解石族和文石族矿物。由于这两族矿物之间存在一个型变现象,所以放在一起讨论。

在方解石族和文石族的一.系列矿物种中,这种型变现象表现得十分明显。随着阳离子从Co2+Zn2+Mg2+Ba2+,半径依次增大,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方解石型结构内部的变化,即菱面体面角逐增(由晶胞参数变化引起),第二阶段是在文石型结构内部变化,即斜方柱面角逐减。两个阶段的接合点(即阳离子为Ca2+)发生一个突变,即从方解石型变为文石型,这种成分变化引起结构从渐变到突变的全过程就称为一个完整的型变系列型变也可视为类质同像与同质多像的统一,上述结构变化的第一、第二阶段内部属类质同像,而两个阶段的接合点处为同质多像。

方解石型和文石型结构分别为:

方解石型结构:可以视为NaCl型结构的衍生结构。即将NaCl结构中的Na+Cl-分别用Ca2+[CO3]2-取代之,并将[CO3]2-平面三角形垂直某三次轴成层排列,导致其原立方面心晶胞沿三次轴方向压扁而呈钝角菱面体状.就变成了方解石的结构(22-1(a)中的钝角菱面体)。每一[CO3]2-层均与其相邻层中的[CO3]2-三角形的方向相反。Ca2+6[CO3]2-包围,且与Ca2+成键配位的O也为6个,即配位数为6。由于NaCl结构中的{100}方向为电性中和面,从而产生该方向的完全解理。与此相似,也就决定了方解石具有的完全解理;其解理块的形状正好与由NaCl晶胞衍生而来的呈钝角菱面体状的方解石的“晶胞”一致。但这样选取的“晶胞"(钝角菱面体状)并非为真正的方解石的单位晶胞,因为这种菱面体高度并不是结构中的重复周期,方解石真正的单位晶胞应是一锐角菱面体状(22-1(a)中的锐角菱面体)。在结晶学中,三方菱面体格子和六方格子常进行转换,方解石的锐角菱面体单位晶胞也可转换成具双重体心的六方晶胞,见图22-1(a)

文石型结构:与方解石晶体结构不同,在于结构中的Ca2+[CO3]2-按六方最紧密堆积的重复规律排列,每个Ca2+周围虽然围绕着6[CO3]2-,但与其相接触的O不是6个,而是9个;即Ca2+的配位数为9。每个O3Ca1C联结(22-1(b))

这两种结构型的共同特点是:Ca2+[CO3]2-都按最紧密堆积的规律排列,且[CO3]2-三角形都平行地成层排列。

由于在[CO3]2-平面内的振动光的折射率远大于垂直此平面振动光的折射率,所以这些碳酸盐矿物的光学异向性非常强,表现为高双折率。

主要矿物描述

方解石( calcite) Ca[CO3]

[化学组成]常含 MnFeZnMgPbSrBaCoTR等类质同像替代物;当它们达一定的量时,可形成锰方解石、铁方解石锌方解石.镁方解石等变种。此外,晶体中还常见水镁石、白云石、铁的氢氧化物及氧化物硫化物、石英等机械混入物。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菱面体晶胞;a0 =0.637 nm α= 46°07' z=2;如果转换成六方(双重体心)格子,则:a0=0.499 nm.c0=1. 706 nmZ=6。方解石型结构见前叙。

[形态]常见完好晶体。形态多种多样,不同聚形达600种以上。主要呈平行[0001]发育的柱状及平行{0001}发育的板状和各种状态的菱面体或复三方偏三角面体(22-2)。方解石常依(0001)形成接触双晶,更常依(0118)形成聚片双晶,这一聚片双晶纹在解理面上的方位与白云石不同(22-3),在自然界,这种聚片双晶的出现,可用以说明方解石形成后,曾遭受地质应力的作用。近来研究表明,在一些低温低压构造变质带中,方解石聚片双晶的聚片宽度可反映温度:较细窄的反映低温(低于170℃),较粗宽的反映高温(Ferill等,2004)


方解石的晶体和双晶

方解石的集合体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由片状(板状)或纤维状的方解石,呈平行或近似平行的连生体,分别称为层解石和纤维方解石。还有致密块状(石灰岩)、粒状(大理岩)、土状(白垩)、多孔状(石灰华)、钟乳状(石钟乳)和鲕状、豆状、结核状、葡萄状被膜状及晶簇状等。

方解石的晶体形态与形成条件有关。随着形成时温度的降低,其晶形有从板状、钝角菱面体为主的晶形向复三方偏三角面体、六方柱为主及锐角菱面体晶形演化的趋势。

[物理性质]无色或白色,有时被 FeMnCu等元素染成浅黄、浅红、紫、褐黑色。无色透明的方解石称为冰洲石(icespar)。解理完全(在以前的教材中都将方解石的解理符号定为,是由于误将图22-1(a)中钝角菱面体定为晶胞导致的错误);在应力影响下,沿聚片双晶方向滑移成裂开。硬度3。相对密度2.6-2.9。某些方解石具发光性。

方解石和白云石的聚片双晶在菱面体解理面上的表现对比(潘兆橹等,1993

方解石形态随温度的变化(潘兆橹等,1993

[成因及产状]方解石是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具有各种不同的成因类型。主要为:①沉积型,海水中的CaCO3达到过饱和时,可沉积形成大量的石灰岩、鲕状灰岩等;②热液型,常见于中、低温热液矿床中,呈脉状或见于空洞里,具良好的晶形;③岩浆型,方解石为岩浆成因的碳酸岩和碳酸盐熔岩中的主要造岩矿物,常与白云岩、金云母等共生;④风化型,石灰岩.大理岩在风化过程中地下水溶解易形成重碳酸钙Ca(HCO3)2进人溶液,当压力减小或蒸发时,使大量CO2的逸出,碳酸钙可再沉淀下来,形成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其反应式:

Ca(HCO3)2=CaCO3+H2O+CO2

[鉴定特征]晶形,聚片双晶,3组完全解理,硬度中等,相对密度较小。加HCl急剧起泡。灼热后的方解石碎块置于石蕊试纸上呈碱性反应。有钙的焰色反应(橘黄色)

[主要用途]由方解石组成的石灰岩、大理岩、白垩等岩石,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冶金、建筑等工业部门,例如用于烧石灰、制水泥等。美丽的大理岩可作建筑装饰材料。纯度高的石灰岩是塑料、尼龙的重要原料。

由于冰洲石具有极强的双折射率和偏光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光学领域里,如偏光显微镜的棱镜、偏光仪、光度计等。

菱镁矿(magnesite)一菱铁矿( siderite) Mg[CO3]-Fe[CO3]

[化学组成]Mg[CO3]Fe[CO3]之间可形成完全类质同像,有时具有MnCaNi.Si等混人物。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菱镁矿的菱面体晶胞arh=0.566nmα=48°10'Z=2;六方晶胞ah=0.462nmch=1.499nmZ=6。菱铁矿的菱面体晶胞arh=0.576nmα=47°54' Z=2;六方晶胞ah=0.468nmch=1.526nmZ=6。与方解石同结构。

[形态]晶体呈菱面体状、短柱状或复三方偏三角面体状。通常呈粒状、土状、致密块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Mg端员白色或浅黄白色灰白色,有时带淡红色调,富Fe者呈黄至褐色棕色;玻璃光泽。解理{1014}完全。硬度3.5~4.5。相对密度2.9~4.0,富Fe者相对密度和折射率均增大。

[成因及产状]菱镁矿主要由含Mg热液交代白云石及超基性岩而成,此外也有沉积型。菱铁矿也具有沉积型和热液型两种。

[鉴定特征]与方解石相似,区别在于粉末加冷HCI

起泡或作用极慢,加热HCl则剧烈起泡。

[主要用途]菱镁矿可用于制耐火砖(可耐3000℃高温)、含镁水泥,并可提取金属镁;菱铁矿可作为铁矿石开采。

白云石( dolomite) CaMg[CO3]2

[化学组成] 成分中的Mg2+可被Fe2+Mn2+Co2+Zn2+替代。其中CaMg[CO3]2-CaFe[CO3]2]可呈完全类质同像系列;当Fe2+多于Mg2+时称铁白云石。Fe2+Mn2+的替代则有限,其Mn2+的端元CaMn[CO3]2称为锰白云石。还可形成铅白云石、钴白云石、锌白云石等变种。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菱面体晶胞arh=0.601nmα=47°36'z=1;六方晶胞ah=0.481nmch=1.601nmZ=3。晶体结构与方解石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方解石晶体结构中Ca2+所占据的结构位置,其中1/2在白云石中被Mg2+所占据;Ca2+Mg2+在垂直三次轴的方向上分别呈层作有规律的交替排列,因此导致白云石的晶体结构的对称程度低于方解石。白云石中的Fe2+Mn2+代替Mg2+后,可导致晶胞增大。

[形态]晶体常呈菱面体状,不如方解石形态多样,晶面常弯曲成马鞍状,经切薄片在镜下观察可见这种马鞍状形态具有晶畸镶嵌状结构和波状消光现象(22-5(c))。经常依(0001)、、、及形成双晶,后者双晶纹平行于白云石解理面长、短对角线与方解石不同。有些白云石出现裂开,为双晶造成。集合体常呈粒状、致密块状,有时呈多孔状、肾状。

[物理性质]纯者多为白色,含铁者灰色-暗褐色,含铁白云石风化后,表面变为褐色;玻璃光泽。解理完全,解理面常弯曲。硬度3.5 -4。相对密度2.85,随成分中FeMn.PbZn含量的增多而增大。有些白云石在阴极射线作用下发鲜明的橘红光。

[成因及产状]白云石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种矿物,主要有沉积和热液两种成因。它是组成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的主要矿物。白云石也是岩浆成因的碳酸岩的主要组成矿物之一。含镁质或白云质的灰岩在区域变质或接触变质作用中可形成白云石大理岩。在变质作用的较高阶段,白云石可被分解成方镁石和水镁石。

[鉴定特征]晶面常呈弯曲的马鞍状。与方解石的区别是遇冷盐酸不剧烈起泡,加热后方剧烈起泡,另外双晶纹的方向亦与方解石不同。此外,可用染色法区分二者:用0.2mol·L-1HCI加茜素红硫溶液,白云石不染色,方解石则被染成红紫色。

[主要用途] 用作耐火材料及高炉炼铁生产中的熔剂;部分白云石可作提取镁的原料,白云石大理岩加工后可作为较好的建筑石材。

文石( aragonite) Ca[CO3]

又称霰石,与方解石呈同质二像。

[化学组成]Ca常被SrPbZnTR所替代。此外还有MgFeAl等,但含量一般均较低。已知的变种有铅文石、锌文石、锶文石、稀土文石等。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a0=0.495nmb0=0.796nmc0=0.573nmZ=4。文石型结构见前述。

[形态]晶体常为柱状、矛状,但较少见。常依(110)成双晶或三连晶,三连晶常出现假六方对称。集合体常呈纤维状、柱状、晶簇状、皮壳状、钟乳状、珊瑚状、鲕状、豆状和球状等。多数软体动物的贝壳内壁珍珠质部分是由极细的片状文石沿着贝壳面平行排列而成。

文石的晶体和双晶

[物理性质]通常为白色、黄白色,有时呈浅绿色、灰色等;透明;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无解理,或有时见{010};不完全至中等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3.5~4.5。相对密度2.9~3.3,成分中含SrBa者相对密度增大。

[成因及产状]文石通常在低温热液和外生作用条件下形成,它是低温矿物之一。在热液矿床.现代温泉、间歇喷泉里晶出。当溶液中存在SrMg盐类杂质,有利于文石的形成。文石不稳定,常转变为方解石(呈文石副像)。根据合成矿物资料,文石的形成压力高于方解石。

[鉴定特征]文石与方解石相似,加HCl剧烈起泡。但文石不具菱面体解理,晶形呈柱状、矛状;相对密度和硬度稍大于方解石。在硝酸钴溶液中煮沸,方解石粉末只微带青色,文石则呈浓红色、紫色。

[主要用途]分布少,几乎无工业价值。.

孔雀石( malachite ) Cu2[CO3](OH)2

[化学组成]Zn可能以类质同像形式代替Cu(可达12%),吸附或机械混入的杂质有CaFeSiTiNaPbBaMnV等。孔雀石的含Zn变种称为锌孔雀石。

[晶体结构]单斜晶系;;a0=0.948nmb0=1.203 nmc0=0.321nmβ=98°Z=4。晶体结构特点为:[Cu(O,OH)]八面体共棱连接,平行c轴延伸为双链,链间以[CO3]相连。

[形态]晶体少见,通常沿c轴呈柱状、针状或纤维状。容易依(100)成燕尾双晶,并且双晶比单晶更常见。集合体呈晶簇状、肾状、葡萄状、皮壳状、充填脉状、粉末状、土状等。在肾状集合体内部具有同心层状或放射纤维状的特征,由深浅不同的绿色至白色组成环带。土状孔雀石称为铜绿(或称石绿)|

[物理性质]一般为绿色、但色调变化较大,从暗绿、鲜绿到白色;浅绿色条痕;玻璃至金刚光泽,纤维状者呈丝绢光泽。解理{201}{010}完全。硬度3.5-4。相对密度4.0~4.5

[成因及产状]孔雀石产于铜矿床氧化带,其反应式:

CuFeS2+4O2=CuSO4+FeSO4

2CuSO4+2CaCO3+H2O=Cu2(CO3)(OH)2 +2CaSO4+CO2

孔雀石常依蓝铜矿、赤铜矿、自然铜、方解石、黄铜矿等成假像。我国广东阳春石绿铜矿是一大型的孔雀石、蓝铜矿铜矿床。

[鉴定特征]特征的孔雀绿色,形态常呈肾状、葡萄状,其内部具放射纤维状及同心层状。

[主要用途]大量产出时可炼铜。质纯形美的孔雀石可作装饰品及艺术品。粉末可作绿色颜料。孔雀石可作为铜矿的找矿标志。

蓝铜矿( azruite) Cu3[CO3]2(OH)2

又称石青。

[化学组成]成分相当稳定。

[晶体结构]单斜晶系;;a0=0.500nmb0=0.585nmc0=1.035nmβ=92°20'Z=2

[形态]晶体常呈短柱状、柱状或厚板状,集合体为致密块状、晶簇状、放射状、土状或皮壳状,薄膜状等。

[物理性质]深蓝色,土状块体呈浅蓝色;浅蓝色条痕;晶体呈玻璃光泽,土状块体呈土状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解理{011}{100}完全或中等;贝壳状断口。硬度3.5~4。相对密度3.7 -3.9。性脆。

[成因及产状]产于铜矿床氧化带、铁帽及近矿围岩的裂院中,是一种次生矿物,常与孔雀石共生或伴生,其形成一般稍晚于孔雀石,但有时也被孔雀石所交代。蓝铜矿因风化作用,使CO2减少,含水量增加易转变为孔雀石,以至孔雀石依蓝铜矿呈假像,故蓝铜矿的分布没有孔雀石广泛。

[鉴定特征]蓝色。常与孔雀石等铜的氧化物共生。遇HCl起泡。有Cu2+的焰色反应。

[主要用途]同孔雀石。